愿有公民意识者 1/27 10:02:40
当你的青春只值8r一个小时的时候,我们已经无话可说。
曾经的彻夜倾述已经只剩下初见时的招呼和过后的沉默。
愿有公民意识者 1/27 10:03:53
我现在很少有无聊的情绪,几乎每时每刻我都可以给自己找到事做,我反而经常刻意地让自己停下来,不要一直处于忙碌之中,而是要停下来反思。
愿有公民意识者 1/27 10:47:37
这么多年慢慢更加了解自己的父亲,从他身上学到很多。而以前没有多少批判思维,很多东西都照单全收。
从老爹身上以前学到现在已经抛弃的几个坏的点。他喜欢,
1.万事靠自己
2.少说多干
3.什么阶段做什么事。
第一点导致他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很差,自己很多时候办不了一件事,还是自己去做,结果就是弄的很烂。我之所以把这句话说的这么武断是因为我更年轻时太相信他的决策,结果是我自己去承担他为我决策所带来的后果。以及事业有专精,很多事请别人去办一个小时就能做好,他愿意自己捣鼓一个上午,甚至一天,但我完全觉得他可能把这段时间用来创造更大的价值。这些时间堆积下来,慢慢地,时间看得见差距。
2.少说多干是天选打工人的标配,越是沟通(这里的沟通不一定是语言沟通)比较少,干的比较多的环境,工人的单位时间产值越低,作者不需要沟通?不是的,他在与自己沟通。
这个习惯导致他去安排别人做事时,总是临时起意,没有一个准备,仿佛他去做一件事,需要身边有一个24h都在的助手,以及文本能力缺乏,需要及时的沟通来确保任务的传达。
和我幺爸不同,老爹总是干的很多,在说我们这些后辈不干事这方面(口若悬河)。于是常常干了很多,还是导致我弟我妹这些人有时小小的不满。
3.这一点导致他认为自己现在的人生阶段就是该准备养老度日,做些日常之事,已经过了该学习,该拼搏的阶段。所以很多事,很多机会都视而不见,但却总是想着什么时候能突然上一个台阶,思考问题基于自己过去50多年的经验,可笑的是,个人经验在大数据下不值一提。
而我忤逆了这三点,我积极与合适的人社交,去听优秀的人的看法。他们怎么做事,怎么管理自己的时间,精力,怎么谈吐。自己办不到的事,学会委托,努力去做那件在小范围里,只要遇到某件事,众人想起,只有我能办得到的事。
至于沟通,我发现我在某些场合比一些妇人的话还要多,我要一改教父版男人的形象,我要话语逻辑,话语温和,即说清楚自己干什么,也执行下去干什么。别人知晓,轻松协作。以及锻炼文本,录制能力,不要强制会议,实时沟通,留给别人思考和准备的时间。
最后一点,我想来自己的人生阶段,无论何时都可以年轻,我同龄的同学都在聊五险一金,五金,公积金时,我还可以聊波旁王朝,那不勒斯,梦的解析。人的精神阶段无需因为年龄到了就变化,保留自己幼稚年轻的状态,成熟地去做事和在社会中淘金。